在韓國自由行,很多人習慣搭地鐵,覺得公車好像比較複雜。其實公車能到的地方比地鐵更多,但規矩和台灣不太一樣,如果沒注意,很容易出糗。像是我第一次搭公車時,手裡還拿著咖啡,結果被司機直接拒絕上車,尷尬到不行。
這篇就整理幾個韓國公車必知的小提醒,讓你下次自由行能更自在地四處跑。
⚪️ 前門上車,後門下車
韓國公車是前門上車、後門下車。上車時要先刷 T-money 交通卡,下車再刷一次,才會計算正確票價。如果忘了刷,下車後才發現,它會收取公車行駛最遠距離的費用,所以一定要得刷卡。

⚪️ 下車一定要按鈴
和台灣一樣下車要按鈴,有些旅客第一次搭會以為「每站都會停」,結果眼睜睜看著自己坐過站。

⚪️ 「下一站」其實是「下下站」
這個真的超多人搞錯!韓國公車廣播裡的「下一站是…」,其實指的是「下下站」。我剛到韓國的時候,就因為聽錯提早一站下車,還錯過最後一班車,只好走路回去。強烈建議第一次搭的時候打開 Naver Map,看著定位走,才不會搞錯。

⚪️ 飲料食物規矩一定要遵守
這是最多台灣人不習慣的地方!在韓國公車上,禁止拿著飲料或邊吃邊喝。不只是不能喝,連手裡拿著咖啡杯、手搖飲也可能被司機拒載。
✅ 可以帶上公車:瓶蓋鎖緊的寶特瓶、有蓋的保溫杯、未開封鋁罐飲料。
❌ 禁止帶上公車:紙杯咖啡、手搖杯、紙袋裝的炸雞、辣炒年糕等味道重或容易打翻的食物。

⚪️ 要不要揮手攔車?
聽說在韓國搭公車不用舉手攔車,司機每站都會停。但實際上,有時候如果沒明顯表示,司機可能就直接開走。我自己就遇過明明站在站牌,結果公車直接從眼前開走,當下超傻眼。後來學會了:就算不需要大幅度招手,還是可以稍微舉一下手,讓司機知道有人要上車,安心多了。

⚪️ 善用 Naver Map & T-money
Naver Map 是自由行的神隊友。搭公車時,它會顯示你現在到哪一站,還會在你要下車的前一站跳提醒。對怕坐過站的人來說超級實用。
至於 T-money,就是交通卡(類似台灣的悠遊卡),可以用手機下載「교통카드」App,打開 NFC 感應,把卡貼在手機背面,就能即時看到餘額,不用擔心餘額不足沒辦法刷下車。

在韓國自由行,地鐵雖然方便,但公車能帶你到更多在地人常去的市場或巷弄咖啡廳。雖然規矩和台灣有一些小小的不同,但只要掌握幾個小提醒,很快就能上手。建議第一次搭時打開 Naver Map,一邊看定位一邊搭,會安心許多。